如意信息网 - 商盟推荐
当前位置:商盟推荐首页 > 知识分享 > 大型司母戊铜鼎铸造厂哪里有?
大型司母戊铜鼎铸造厂哪里有?
  • 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大方鼎、后母戊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后母戊鼎因鼎腹壁上铸有“后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长方形,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鼎身雷纹为地,四周浮雕刻出盘龙及饕餮纹样,反映了中国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和艺术水平。

  • 司母戊鼎纹饰美观庄重,工艺精巧,一向为世人所钦羡。它的价值因此而更高。鼎身四周铸有精巧的盘龙纹和饕餮纹,增加了文物本身的威武凝重之感。饕餮是传说中喜欢吃各种食物的神兽,把它铸在青铜器上,表示吉祥、丰年足食。耳廓纹饰俗称虎咬人头纹,这种纹饰是在耳的左右作虎形,虎头绕到耳的上部张口相向,虎的中间有一人头,好像被虎所吞噬。耳的上面还有两尾鱼形。足上铸的蝉纹,图案表现蝉体,线条清晰。

  • 初时给该鼎命名的是郭沫若先生,称其为司母戊鼎,他认为“司母戊“即为“祭祀母亲戊。另一学者罗振玉也曾认为:商称年曰祀又曰司也,司即祠字。于是,这一命名便一直沿用下来了。但争议一直不断,有多位学者提出,司字应作后字解,因为在古文字中,司、后是同一个字。于是在此后出版的《辞海》对司母戊鼎作了这样的描述:商代晚期的青铜器,鼎腹内有铭文司母戊三字(或释后母戊)。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做。如今,把司改为后,实际上是否定了从前把司理解为祭祀的说法。大部分专家认为后母戊的命名要优于司母戊,其意义相当于伟大、了不起、受人尊敬,与皇天后土中的后同义。改为后母戊,意思相当于:将此鼎献给敬爱的母亲戊。

主营业务:铜钟,铜鼎,铜狮子,铜佛像,人物雕塑,以及各种铜雕工艺品

更多内容
更多>

精选分享

本页面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如意信息网行业资讯对此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 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