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信息网 - 商盟推荐
当前位置:商盟推荐首页 > 知识分享 > 敢问大家,道教神像不供奉了怎么处理 想知道
敢问大家,道教神像不供奉了怎么处理 想知道
  • 早期道教造像人物均着肥大的道袍,为秀骨清像,用深直平梯式衣纹,线条匀称细密而凸起。唐代、以后,道教得到很大发展,造像活动也逐渐兴盛,根据其信仰宗旨和其美学思想,道教造像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制作模式、规范和艺术风格。宋元时代,道教造像艺术已达到十分高超的水平,人物形象生动逼真,面部表情丰富,人物性格突出,衣纹洁简,刀法粗犷,不论是艺术表现手法还是工艺技巧,都对中国的雕塑艺术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明清以后,道教造像艺术进一步成熟,但只是工丽有余而气魄不足,过于细腻而欠传神。

  • 道教神像“三清”分别是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 其中元始天尊,又名“玉清元始天尊”。是道教开天辟地之神,为上古盘古氏尊谓,称玉清元始天尊。元始天尊生于混沌之前,太无之先,元气之始,故名“元始”。位于三清之中。 灵宝天尊,道教神灵“三清”尊神之一,原称上清高圣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齐梁高道陶弘景编定的《真灵位业图》列其在第二神阶之中位,仅次于元始天尊。唐代时曾称为太上大道君,宋代起才称为灵宝天尊或灵宝君。 太上老君,道教天神、教主。为三清之第三位。又称“道德天尊”、“混元老君”、“降生天尊”、“太清大帝”等。在道教宫观“三清殿”,其塑像居右位,手执扇子。相传其原形为老子。

  • 道教造像是指造于庙堂、石窟等供道教信徒奉祀的神像。道教造像由于神灵的地位、作用不同,所以其形象制作要求也不同。现存闻名的道教造像主要有:西安碑林博物馆保存的唐代老子石刻像;太原市山西省博物馆二部的唐代常阻天尊像;太原晋祠宋代侍婢像;山西晋城玉皇庙金元时代的二十八宿造像等等,均为世界闻名的中国古代雕塑珍品。

主营业务:铜钟,铜鼎,铜狮子,铜佛像,人物雕塑,以及各种铜雕工艺品

更多内容
更多>

精选分享

本页面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如意信息网行业资讯对此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 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